小龙老师支招(1):如何填报中职志愿
时间:2016年05月02日
我校可以满足学生高考升学和技能就业的需求。对填报志愿有以下建议:
1.准确理解志愿分类。中考志愿分为中职和普高两大类,每个考生在两大类志愿中只能选择其一。填报了中职类志愿,即意味着只能被中职学校录取。填报了普高类志愿,可以根据中考成绩,顺次被普高、民办高中或中职学校录取。建议考生填写普高类志愿。
2.及时掌握职教形势。
随着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支持的力度,社会需要更多大国工匠,也需要大量普通劳动者。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既鼓励中职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一线应用型人才,也鼓励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考,继续深造,搭建中职生成才立交桥。不少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考同样实现了大学梦。目前中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已呈现出就业和升学并举的多元化趋势。
3.合理规划学生人生
家长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点,以及平时的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因素,科学规划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比如就读中职三年后是就业还是继续上大学深造。
4.全面了解职校特色
中职学校的办学各具特色。有的综合办学实力强,有的专业特点鲜明;有的就业形势好,有的高考成绩突出。若希望学习一技之长就业的,就可选择专业有特色,就业形势好的中职学校。若想继续深造,就应选择升学好的中职学校。
填报志愿常见的偏差和误区:
1.单一地考虑哪个专业好就业。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不像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高中毕业就可以被银行招进去,或者直接进街道办事处当公务员了。不存在有哪个行业就等着你拿到这个专业的毕业证就可轻松进入这个行业的情况了。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不能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在普通岗位也可以出成绩,没有能力进了好单位你也呆不长、站不住。
2.跟风
跟风有两种,一种是不顾自己条件,听信传说,不作分析,就盲目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与老同学或朋友结伴,纯粹以有玩伴为目的,别人选什么学校,自己跟着报志愿,以牺牲自己的特点为代价,陪着别人玩。这种情况在中职学校中比较突出。
3.指望找关系或借读